展会结束已经有1周多的时间,虽然这次没去现场,但是听朋友讲了不少见闻,根据他们的信息,我个人感觉这次展会反应出行业的一些新变化。 第一个变化,外销品牌开始发力国内市场。其中,以VOOPOO和UWELL为代表。这两个品牌先前都是以大烟雾产品起家,因此主要市场在海外。国内不少早期的大烟雾玩家对这两个品牌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大部分小烟用户而言,可能就不太熟悉了。在这次展会上,VOOPOO带来的是新系列是ACE,而UWELL则带来了他们去年在大烟雾圈里人气颇高的卡里蹦(caliburn)系列。从图片中产品的形态可以看出,虽然都意图国内市场,VOOPOO和UWELL在产品上的战略却各不相同。VOOPOO为适应国内小烟用户为主的市场情况,研发了更贴合的小烟产品;UWELL则希望将其在国外大烟雾产品的成功经验带入国内,满足国内消费者不同的产品需求。
除了上面这两家大烟雾出身的海归电子烟品牌方外,一些以小烟为主的海外电子烟品牌也将目光聚焦在中国市场,VFOLK是其中之一。VFOLK于2016年成立于美国加州,2019年1月携VFOLK Pro小烟产品正式登陆中国市场。那时我还给他们做过一次产品测评《美国VFOLK电子烟首次登陆中国》。除美国和中国外,VFOLK在爱尔兰、希腊、迪拜等国家拥有多个分支机构。
第二个变化,大烟雾和小烟雾出现产品融合趋势。在我理解,VOOPOO和UWELL虽然现在推出的产品类型不同,但他们内部一定有过争论和纠结——中国电子烟未来仍然只是小烟雾产品,还是随着用户的成熟,大烟雾也将有不小的发展空间?这对任何一家希望在国内占有一席之地的电子烟品牌来讲,都是不得不思考的战略问题。
有时,人类是难以捉摸的精灵。我们一会流行这个,一会又喜欢那个。有时,人类又像循规蹈矩的程序,同四季一样,万变不离其宗,喜爱也会周而复始。别看现在姑娘都个个减肥,说不定哪天我们就梦回唐朝,又以胖为美了。难怪老祖宗说,物极必反。对于电子烟来讲,毫无疑问,现在国内仍然是小烟为主,但战略不是对现在的总结,而是对未来的判断。中国电子烟市场发展实在太快,从DIY的大烟雾到试水的一次性小烟,再到方便的换弹小烟,只用不到2年时间。谁能保证再过2年,挑剔的消费者,会不会不再满足于品牌方统一的配置,再度举起大烟雾的旗帜?我就属于什么都想要的“完美主义者”。如果让我来运作一个电子烟品牌,我一定想方设法把大烟雾和小烟雾都占上。这样一来,不管未来电子烟产品怎么变化,我都不会太落后。在本次展会上,我发现就有品牌方在这么干。比如火器收购了NOS和沙芬后,表面上看是多品牌战略,实际上我认为他们是利用多品牌定位不同的产品,从而尽量多的锁定不同需求的电子烟用户。还有一些品牌方索性在新品设计上融合了大烟雾和小烟雾产品各自的优点,比如我在展会前提到过的VFOLK。
随着国内电子烟市场的逐渐成熟,用户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从方便容易上手,到多功能可自由调节,再到个性,独一无二,发烧友,最后又回归简单......是很多其他行业都经历过的用户需求变化。好的管理者一定要对市场变化非常敏感,才能有先见之明,提前布局,才可能在每个时代都独领风骚。
第三个变化,电子烟周边涌现。电子烟周边主要包括两个方向,一是产品周边,二是渠道周边。前些日子,狼烟天下推出的魔杆曾经引起过行业的广泛热议。有人说魔杆让用户方便了,也有人说魔杆方便用户的同时也方便了一些非原装烟弹。狼烟说他们的魔杆就是电子版的烟斗,是电子烟周边产品,是工具。就像菜刀在正常人手里是做饭的出具,在坏人手里就变成杀人越货的凶器了。
所谓渠道周边,主要是专门针对电子烟设计的自动售卖机。我认为,电子烟无人售卖机的出现是去年线上禁令和今年疫情影响以及电子烟发展普及化三者化学反应导致的。
总之,周边是一个行业发展成长的标志,无论你认为这是好是坏,都是电子烟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成熟的从业者应该主动应对这样的市场变化。
第四个变化,部分品牌代理商政策逐渐开放包容,电子烟线下店有向集合店发展的倾向。自从不让线上销售和广告以来,营销和推广的方式就更局限了。在我看来,电子烟线下店承担的不只是卖货功能,几乎还是电子烟硕果仅存的推广方式。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数品牌方要求线下店只能开专卖店,禁止集合店了。业内对专卖店和集合店哪个更好的问题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专卖店可以提供更细致的服务,给用户更专业的印象,品牌方也会给予更多的支持,对于新入行的代理商来讲,是更优选。也有人认为,只能卖某个品牌,就将失去其他品牌的用户,况且目前多数电子烟品牌产品线还太少,单品牌尚不足以支撑一个店面。我一直觉得,对代理商来说,集合店好一些,对品牌方来说,当然更希望代理商只卖自己的产品,自然更偏爱专营店。结果今年展会上,我发现有部分品牌方的代理商和线下店政策逐渐开放,可以售卖其他家产品的同时,享受一定的品牌方补贴。
展会后,我发现UWELL也有类似的政策。UWELL甚至连门头logo都不要求,只要在店门内部醒目位置设置一个不小于1.2m*2m的专柜,首批进货2000元,就可以获得3000元的货补。
VFOLK和UWELL这样的政策自然很对代理商和线下店主的胃口,可是这对品牌方有什么好处?我猜测品牌方更看重的大概是线下店铺所带来的广告效应。在同行纷纷抢占线下市场的时候,如何让代理商选择自己,是每个品牌方必须思考的问题。VFOLK和UWELL或许就是想争取这样一批既想享受品牌方补贴,又希望能做几个牌子,多卖点钱的代理商。不仅如此,允许代理商卖其他产品也有好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来买别家电子烟的用户,看到VFOLK和UWELL的陈列与logo,很可能会试下它们的产品。这相当于利用了其他家的产品给自己引流了。对于刚开始在国内拓展渠道的品牌来讲,确实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以上是个人对这次展会的感受,欢迎大家讨论指正。对我来说,能看到一个新行业从萌芽,到野蛮生长,再到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是非常开心和幸运的事。我相信让人成熟的不是岁月,而是经历。行业和人一样,中国电子烟发展这么快,实在是我们经历了太多。
我想用辛弃疾的一首诗,作为此文的结束。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更多推荐:
- 《电子烟为什么会陷入这种“好像谁都想管,谁都能管,但不知道该归谁管”的尴尬局面?》
- 《各大电子烟品牌呀,你们对烟草局的表白可能没抓到重点!》
- 《美国国立卫生院研究表明电子烟成瘾性显著低于香烟》
- 《英国电子烟协会感谢英国卫生部为电子烟洗清不白之冤》
- 《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姜垣:电子烟应该由中立机构管控,而不是国家烟草局》
- 《电子烟遭烟草局“二选一”开战?律师称于法无据》
- 《孤山:深度分析国家烟草专卖局下一步动作》
- 《[连载]我的电子烟代理实录(一)》
- 《[连载]我的电子烟代理实录(二)》
- 《[连载]我的电子烟代理实录(三)》
- 《[连载]我的电子烟代理实录(四)(完)》
- 《英国医院开售电子烟!——电子烟的命,谁说了算?》
- 《老罗和陈冠希的电子烟广告是好是坏?》
- 《又得罪人了,这次得罪的都是自己人!——电子烟线下店一点想法》
- 《真对不起,这篇文章得罪的人有点多!》
- 《你们都是瞎担心,315对电子烟其实是明贬实褒!》
- 《看完加拿大电子烟纪录片,我湿了》